画框
图像的背景即是画框。
数码摄影之前,最常见的画面区域是3:2
的水平画框。也是最广泛使用的相机格式。现在胶片的物理宽度不再受限制, 大多数中低端的相机采用了更窄更自然的4:3
格式。
根据被摄主体和摄影师所选的处理方式的不同,画框边界对影像的影响可以很强烈,也可以很微弱。
对角线在画面中与边界画框相对照,能产生强烈的对角张力
,使图像更具动态。
构图时需要考虑画框中有几个主体,如果有多个主体,就要进行平衡,使得主要的主体更突出。
主体大小
如何为主体分配在照片中占据的空间比例:
- 如果主体很不寻常、很有趣,往往其细节比较重要,应该让其占据更大的比例
- 反之就应该后退一些使我们能看到一些周围的环境
主体位置
任何一张只有一个主体的照片里,除非采用将画框填满的构图方式,否则总需要决定怎么安排主体的位置与四周留白的比例。一旦决定在四周保留空间,主体的位置就是一个关键。
避免中央构图:缺乏想象力,过于单调乏味。绝对的中心点太过稳定,使画面缺乏动感张力。略微偏离中心会使主体更加融入环境。
如何需要采用不同寻常的构图,那么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,否则整个布局就显得很荒谬和反常。
分割画框
任何类型的任何影像都会自动分割画框(甚至平淡背景上的一个细小物体)。
如果从两个方向分割画框,就会产生一个交叉点。这通常是一个安排视觉重点或其他注意点的好位置。
地平线
地平线对画框进行横向分割。
如果地平线是唯一有意义的元素,那它的位置就非常重要。
如果其它元素富有趣味性,也可以让其占据大部分画面,而不需要太过于在意地平线的位置。
框中框
设计基础
构图的本质是组织,使画框里的的有图像元素有序化
。设计重要的是要理解原理,即与各人的欣赏口味没有关系,并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照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某些影像组织方式会有某种可预计的效果。
构图类似语言:画框是语境
,设计基础是语法
,图像元素是词汇
,元素处理是句法
。
最基本的两种原理:对比
和平衡
。
设计还必须接受限制:观众对摄影的了解。许多观众也许对设计手法一窍不通,但是看过大量照片后也会了解一些惯例。所以,某些构图方法可以被看作是常规的,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遵从或挑战它们。
对比
对比强调的是照片中图像元素之间的区别(影调
、色彩
、形态
等),两个相互对比的元素能相互加强。
平衡
平衡是隐含在对比之中的关系,是对立元素之间的主动关系。平衡是张力的结果,是对立的影响力相互匹配以提供均衡和协调的感觉。如果失去平衡,就会带来视觉张力
。
视觉的基本原理是眼睛总会设法寻找某种张力的平衡力。因此,平衡是和谐,是结果,是直观感觉到美学愉悦的状况。
无论我们在谈论的是影调、色彩、点布局还是其它什么东西时,目标都是在寻找视觉的『重心』
。
平衡类型
- 静态(对称)平衡:每样东西到照片中心的距离都相等,较为严肃、沉闷
- 动态平衡:使用不相等的重量和张力达成平衡,更加生动、活泼
对称平衡的张力被安排在居中的位置。动态平衡处理的则是不相等的重量和张力,这能使影像更加生动活泼。
tip
- 相比如何进行平衡,先探讨是否需要平衡可能更重要。
动态张力
动态张力是使用各种结构内在的能力,以保持眼睛的警觉并使之从画面中心向外围移动。这与正规构图的静态特性正好相反。
取得动态张力的技术相当直接:一组向不同方向的斜线、相反的线条、任何引导眼睛走出画面的结构手段(最好是相反方向的)。
节奏
当场景中出现一些相似的元素时,通过对它们的布局可以构成有节奏的视觉结构。
眼睛和大脑天生熟练于扩展所见的,会很乐意假设节奏的延续性
。因此,感知到的重复影像会比实际看到的更长。
打破节奏的异常事物可以使影响更具动感。最好把该事物放在右边(因为眼睛通常从左往右跟踪节奏化结构,这样让眼睛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节奏)。
透视与纵深
『恒常比例』现象:两条平等线从我们身边延伸,会聚在远方,但同时我们却能感觉到它们是笔直而平等的。
纵深感对照片来说总是很重要。纵深感可以进一步影响照片的写实性。
摄影必须采用各种策略来加强或减弱画面纵深感。而影像有其自身的参照系,而不是正常的感知系。
线形透视
线形透视的特点是会聚的直线,而这些直线在大多数场景里其实的平等线。
如果相机是水平的,而场景是风光,那么水平线将会聚到地平线。如果相机向上指,建筑边缘这样的垂直线将会聚在天空中的某个点。
收缩透视
收缩透视主要出现在位于不同距离的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物体。
空间透视
大气灰雾降低了场景远处部分的反差,提亮影调。我们的眼睛会把这作为一个纵深的提示。
影调透视
黑色背景前的明亮物体通常给人感觉很突出,因此有很强烈的纵深感。可以通过安排主体和光线来达到强化纵深的效果。
色彩透视
暖色调具有前倾的感觉,而冷色调则退后。
清晰度
清晰度高往往暗示着近距离,可以通过对焦来使画面的清晰度不同,从而达到强调纵深的效果。
内容的强与弱
有些照片本身的内容就非常充实,过分地考虑构图可能适得其反。
图形与摄影元素
所有形状中,隐隐约约构成的形状很储蓄、不惹眼,是最有用的,能帮助将一幅影像归整成可识别的形态,并通过简单的视觉效果引导眼睛满意地发现它们。
点
单点
单点占据画面非常小,为了醒目,它必须与环境存在对比。
多点
一旦加入哪怕一个点,点之间的距离也会给画面带来距离感。
画面上的两个点会使视线来回地从一点移向另一点,导致两点之间产生隐含的连接线
。
画面上的多个点则会隐含地让人感觉占据了它们之间的空间,导致它们组成了区域。
当画面上有非常多的点需要安排时,可以尝试自然随意的构图而非人为安排。
线
大多数线条实际上是边界。
对比
在定义视觉线条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水平线
垂直线
斜线
曲线
视线
形状
三角形
三角形是摄影构图中最有用的形状,部分因为它们易于构造或暗示,部分因为会聚效果
。隐含三角形能给影像带来秩序,需要这种安排的地方通常是那些需要条理性的地方。
三角形天生是一种强烈的形状,非常吸引眼睛。而且,通常只要有两条线就够了,第三条可以假设或者使用合适的画框边界。
画框内构成的三角形应尽量大,充满整个画面,能使得照片看起来具有稳定感
。
倒三角
则相反,它显得不稳定,更具挑衅性。
用光线与色彩构图
明暗与基调
大多数照片的信息内容主要位于中间影调。然而,阴影
和高光
能对照片的情绪的气氛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如果忽略色彩,影调的分布由对比和亮度决定。把这两个因素当做指南,影像的风格选择基于三个方面:场景的特征、场景的照明方式、摄影师的诠释。
构图中的色彩
- 色相:色相是各种颜色之所以得名的特性
- 饱和度:饱和度是色相的密度或纯度
- 明亮度:明亮度决定了色相是黑暗的还是明亮的
强烈的色相以多层次的方式被感知,除了光学现实有关之外,也与文化和经历相关联。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象征意义,应根据要拍摄的场景和主题来选择使用合适的颜色。
三原色
- 红色被认为是最强烈、密度最高的颜色,具有前进的倾向,可以强化纵深感。它充满活力、生机、强烈、温暖、炎热,暗示激情、侵略和危险。
- 黄色是所有颜色中最明亮的,甚至没有黑暗的形式。它精力充沛、锐利、坚定、好斗、欢乐,能与太阳以及其他光源相关联。
- 蓝色比黄色收敛,倾向于安静,相对较暗,显得冷静。蓝色较透明,有很多形式,很多人难以精确判断。
三补色
- 绿色通常是正面的,象征生长、希望和进步。绿色的负面关联则是疾病和腐烂。
- 紫色是难以捉摸的、稀有的颜色。难以寻找、捕捉,也难以精确再现。紫色是富有、奢侈、神秘、浩瀚的象征。
- 橙色温暖、强烈、辉煌、有力,也代表炎热和干燥。
色彩关系
色彩必须按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处理。视觉相邻的色彩不同,它们的感受也不同。
色彩组合
两种和谐关系:
- 互补色和谐
- 相似色和谐
不同的色彩被人们感受到的亮度值是不同的。例如,黄色最亮,紫色最暗。
色彩重点
一小块对比色具有聚焦的效果。最明显的效果是当环境是相对水色的,而纯色相占据了局部区域。这种特别形式的色彩对比无可避免地会显得更为突出,称之为地方色彩
。
温和的色彩
除非在人造的环境,强烈的色彩在自然世界上相对稀少。
温和色彩更细微,提供更安静甚至更优雅的愉悦。
黑白
黑和白更能全面地表现影调变化、质感再现、形式模型和定义形状。